色彩管理在各位的生產(chǎn)流程中,可能每一天都會面臨到,只是在之前的流程中如何來設定的問題,譬如工具的選用,以及色彩的選用等,而我們在這邊提出來的重點是如何針對各位在整個工作流程中,輕易的做到色彩管理。
首先,我們先從印刷廠中怎么樣的去做色彩管理的一個架構來看:我們這次實際的去做了一個實驗,所使用的工具包括:
● 上海印刷廠的羅蘭五色印刷機700+Pecom
● 愛克發(fā)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ColorTunePro3.02
● 海得堡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PrintOpen3.0
● 愛克發(fā)印前流程管理系統(tǒng)Apogee
● 臺灣巴而可屏幕及色彩管理系統(tǒng)
● 愛克發(fā)印前校樣設備 Apogee Sherpa43
● 標準光源D65燈箱
在這樣的一個架構之下,我們就產(chǎn)生一個印刷的色彩管理流程。
(一)在整個色彩管理流程中最重要,也是色彩管理最后想達到的目標,就是最后要印刷的印刷品,所以我們針對這個部分,必須要先做Printer Profile(印機的色彩描述檔),為什么要先做Printer Profile因為我們希望我們色彩仿真的對象是根據(jù)最終要去交貨的印刷品,先做Printer Profile這樣才會有一個依據(jù),因此在整個色彩管理流程中,印機的色彩描述檔,必須要先去做,做完之后才可以往前、往下去做,繼續(xù)推演每一個流程你應該去取得的一個參數(shù)。所以我們做的流程是利用IT8-7/3的一個電子稿直接送進底片輸出機,曬成版或利用CTP直接制成印版,在印刷機上利用一個標準印刷條件,這個印刷條件是依據(jù)SID(滿版印墨濃度)、及DG(網(wǎng)點擴大)來控制的,這兩個參數(shù)一定要先設定在一般工廠生產(chǎn)的常用值,在這樣的設定下去求取印刷機的色彩描述檔,而在IT8-7/3的原稿中共有928個色塊,利用色度計去量取,就可以得到印刷機的色彩描述檔。
(二)另外,我們在仿真印刷機方面利用噴墨打樣機直接做出印刷機的打樣,在這一個部分我們在噴墨打樣機的SID、DG部分必須要先做一個「線性的校正」,讓噴墨打樣機符合我們印刷機所能印刷出來的色域,而這個「線性校正」所根據(jù)的就是之前所說的印刷生產(chǎn)的常用值,否則噴墨打樣的樣張就可能是印刷機所無法印刷的顏色,經(jīng)過這樣的流程之后,我們就可以得到Proofer Profile(噴墨色彩描述檔)
(三)屏幕是大家在看檔案的一個依據(jù),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來做屏幕的色彩描述文件,它的主要結構都是利用LED的感光,透過濾鏡來接收不一樣的色彩刺激值X、Y、Z,產(chǎn)生屏幕的色彩描述文件,記錄屏幕的色彩記錄能力。
到此為只我們總共做了三個色彩描述文件,記錄了三種不同設備的色彩記錄能力,有印刷機、噴墨打樣機、屏幕。在這三個參數(shù)都具備了之后,就開始做一些數(shù)字打樣的一個流程。
(四)所謂的數(shù)字打樣就是利用原始的數(shù)字檔案,透過噴墨RIP,而這個RIP必須具備能夠輸入來源檔及應對至最終印刷輸出的設備特性描述檔的能力。因此數(shù)字打樣的流程就是你給它一個來源、給它一個目的地,它就能利用噴墨打樣去仿真印刷的結果;同樣噴墨打樣機可以做,屏幕也可以做,只要將剛才的目的地是噴墨的色彩描述文件換呈目的地是屏幕的色彩描述文件即可,就可以在Photshop上預測印刷的結果
(五)我們也可以利用瀏覽器的一個接口來,直接做檔案的遠程打樣,結構上是利用原始的印刷檔案,降低它的DPI數(shù),利用遠程的屏幕,將這個檔案打開,也就是利用瀏覽器接口,但是目前只有Mac操作系統(tǒng)的Internet Explorer才能跟Mac底下的ColorSync共同來做顏色的比對,在PC上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目前能無法做顏色的比對。
什么是好的流程?而且在這個流程中可以解決一切色彩的問題,在一個前提之下,就是你的Profile都已經(jīng)做好了,且設備都已經(jīng)到了一個穩(wěn)定的狀況下,個個方面都準備好了之后,單純的就色彩管理來說在流程上就是以Profile to Profile的方式,舉例而言:你的一個影像是要給印刷機印的,在噴墨打印機上打樣的,經(jīng)過CMM的方式將C、M、Y、K值做轉換所得的到L*、a*、b*值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張圖經(jīng)過打印機印出來的顏色,應該與印刷機印刷出來的效果應該是一樣的在實現(xiàn)CMS上很單純,但是在生產(chǎn)上無法不可能每一張都這樣子做,必須透過一些輔助的工具來達成色彩管理的目的。
(一) 預定圖像已經(jīng)知道要在哪一部印刷機上印了,且知道印刷機的Profile、知道PC或Mac的工作臺屏幕的Profile,在設計端也已經(jīng)知道他們所使用打印機的Profile,在整個生產(chǎn)流程中,將我們整個檔案經(jīng)過RIP之后、拼大版,產(chǎn)生CIP3丟給印刷機,來做各個部分控墨的一個資料,同時在各個部分帶入Press Profile及Proofer Profile做色彩的交換,丟給打樣機,就可以得到一張仿真印刷機的數(shù)字打樣,再透過一些Internet的一些機制,不管是整頁的或是單一的圖像都可以在遠程的機器上預測印刷出來的顏色,這就是整個色彩管理的理想架構。
我們在流程上必須要考慮現(xiàn)有的架構、現(xiàn)有的設備或是投入的成本,所有會有以下幾個CMS流程的RIP方式:
(二) RIP之前拼大版,在數(shù)字打樣之前的輸出是另外一個RIP,在這個RIP里面帶了我們的印機Profile與打樣的Profile,然后的到我們的一個數(shù)字打樣,這是一個RIP twice的方式,會產(chǎn)生一個安全性、效率、成本上的一個問題,即多買一個RIP及字形都是成本上的問題。
(三) 另外有一個是RIP once的方式,在安全性及效率上是比較好的,但是在這樣的Solution上,品質的問題是一個考量,在品質上會有一些差異,RIP once必須經(jīng)過抽點的方式,因此在網(wǎng)點的品質上,并不如有一個專門產(chǎn)生網(wǎng)點的RIP方式的品質那么漂亮。
(四) 綜合以上各種CMS生產(chǎn)RIP方式,各個方式在整體的表現(xiàn)上是比較平均的,各個廠家在選擇CMS流程的時候,可以就各廠商的需求考量來導入CMS色彩管理流程,考慮它的效率、成本、安全性以及它的品質方面來考量。
(五) 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Photoshop的軟件環(huán)境,搭配屏幕建立正確的參數(shù)來做屏幕軟打樣的CMS色彩管理,那要如何建立正確的參數(shù)呢?首先打開Photoshop的CMYK setup,調入正確的ICC Profile,正確的印刷機Profile,而屏幕的顯色是以RGB方式,所以必須要對屏幕的Profile做定義,就能正確的在屏幕上預測印刷色彩,在屏幕的色彩控制上首先必須先確立三個點:即屏幕的白點、亮度、及屏幕的Gamma(屏幕的調子),也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工具及軟件來做屏幕的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