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機床鑄件切削加工性的高溫退火:
在機床鑄件表面的一定深度內,往往由于冷卻速度較大,化合碳(即滲碳體)較多,而硬度較高,切削不便,需要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1.如果機床鑄件在結晶過程中沒有形成白口組織時,可以將共析滲碳體球化,以降低硬度。其工藝規(guī)范為:將機床鑄件裝入250~300℃的爐中,然后以60~80℃/h的速度加熱到500~700℃之間的適當溫度,并保溫2~4h,然后隨爐冷至250~300℃左右出爐空冷。
2.當機床鑄件的組織中形成了萊氏體,二次滲碳體(白口層)存在時,退火時的加熱溫度需要提高到臨界溫度以上(850~900℃),在這樣的情況下,機床鑄件處理的過程和白口鐵石墨化過程的第一階段完全相同,只是速度較快而已。這種熱處理操作是將機床鑄件加熱到850~900℃范圍,保溫時間應以白口層的深度和機床鑄件的化學成分而定,一般可在0.5~8h之間。但在工廠的實際工作中,一般保溫2~4h。
3.形狀復雜的機床鑄件,應像消除內應力的低溫退火一樣,必須保證緩慢加熱到600~650℃,以避免機床鑄件裂紋和扭曲的產生。機床鑄件經保溫后可以以比較快的速度冷卻到600℃,而在600~250℃范圍內必須緩慢地冷卻,其冷卻速度最好為30~50℃/h。
除了采用這種冷卻方法以外,亦可像鋼一樣采用等溫退火,以縮短退火時間,等溫溫度應在A1點以下一個適當?shù)臏囟?,通常?00~700℃之間,而等溫停留時間多為2~3h。等溫停留結束以后,可以出爐空冷。
機床鑄件在鑄造時,由于各局部冷卻速度不一,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內應力,這種剩余內應力通常稱為澆鑄應力,它有時分會超越機床鑄件的屈服強度或極限強度,結果惹起了機床鑄件的歪曲或開裂,為了消弭或增加機床鑄件的剩余內應力,可以采用熱處置的方法,即采用高溫退火(亦稱人工時效)來消弭剩余內應力。http://www.hbgmgs.com/